地点:北京 发布时间:2013-09-21 16:17:45
引领我国国际科技合作潮流——专访中科院副院长陈竺
 
 
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国际科技合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最近中科院党组提出构建改革创新和谐奋进的中国科学院,总结经验,筹划未来,中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将有什么新的部署和新的举措?为此,《科学时报》记者在中科院召开的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专访了中科院分管国际合作工作的副院长陈竺。
 
《科学时报》:请你概括一下知识创新工程二期以来,中科院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一些特点和取得的成效。
 
陈竺:中科院从改革开放初期所谓“迎来送往”式的国际科技合作,发展到了现在“顶层设计”、“战略谋划”的阶段。实质性的国际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只是简单地派一些人员出去进修、学习。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在中国的本土上建立一些大科学工程和一些战略性合作项目,把国际的创新资源有效吸纳进来。
 
团队合作得到进一步的推动。中科院积极探索与国外团队的合作机制以及创新合作模式,已经共建了一批联合研究所、联合实验室、青年科学家小组与核心团队,互利开放的国际合作局面正在形成。如与德国马普学会构筑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先后建立了1个联合研究所、6个青年科学家小组和9个伙伴小组;与法国共建了1个联合研究所和3个联合实验室;与俄罗斯共建了6个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验室。通过这些形式,我们可以有效吸纳国际创新资源,提高科研能力。仅以2005年为例,通过中外联合单元发表的论文就有1868篇,申请专利117件。
 
中科院与国外的多边科技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前,我们的合作大多是双边合作。现在,我们在双边合作不断深化的同时,多边科技合作也得到积极开展。我院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国际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建设与运行以及国际科技组织的重要活动。
 
知识创新工程开始以来,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产生了“质”的变化。2006年,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我们派出8000多人次,接待来访16000多人次。以前到中国来的一些外国专家,大都讲一两次课而已,现在,很多外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我院的研究人员一起搞研究,还有人长期在我院工作。
 
《科学时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中科院国际科技合作能有如此大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竺:我想我们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在进步。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外贸总额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治上,中国提倡世界多极化,提出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应该说,这些都为我们的国际合作创造了非常好的大环境。而科技合作实际上是与经济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中科院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中科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以来,研究水平显著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和源泉。通过不断开展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研究,我院提出了一系列国际合作的新思想和新举措,我们还注重引入先进的评价体系和管理方式,构建创新文化。
 
通过这些工作使我院对国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产生了较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科学时报》:变化来自于创新,在今后的国际科技合作中,中科院将如何继续加强自主创新?
 
陈竺:加强自主创新首先要继续提升我们自身的科研水平。重大的国际合作往往涉及学科或领域发展的新方向,要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需要很好的学术前瞻性和战略性,还要有世界一流的学术带头人,只有这样才可能提出能对国际学术界产生影响的学术问题。
 
其次,要搞一个国际合作,特别是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还需要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文化支撑,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开展创新文化建设。
 
在国际合作中我们尤其要注意,国际合作不是为合作而合作,而是知识创新中的应有之义,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本身的起点要高,需要平时科研工作的积累,这样凝炼出来的科学问题就不是一个枝节,而能成为复杂系统里的节点,能代表未来科学主流的重大研究方向或生长点。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国际合作分成两张皮是不对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合作基点,才是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前提。
 
《科学时报》:中科院已经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三期,这一时期中科院的国际科技合作有什么战略目标?
 
陈竺:中科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发展规划(2006-2010)》,创新三期,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与欧、美、日、俄、澳等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与重要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与交往。要围绕“1+10”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遵循国际合作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国际合作协议,加强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的谋划,全球性合作与区域性合作并重,双边合作与多边并举,科技合作与人才交流合作相结合,科技合作与经济文化多边合作相呼应。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重实效的国际科技合作,促进全院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战略性提升,使中科院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合作十分活跃、区域科技合作中能够起到引领或核心作用,在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中发挥积极影响的国家科研机构。
 
《科学时报》:围绕这些战略目标,将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陈竺:首先要提高对国际合作的认识。其次,要深化国际合作战略研究,积极配合中科院“1+10”创新基地建设,调整国际合作格局,使之符合国际创新资源的分布。创新三期,我们希望配合基地建设,形成国际合作的强大支撑,吸纳我们需要的国际资源,为将来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宏观管理和制度建设。发挥国际合作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加强和规范中外联合研究机构,制定并出台中科院中外联合研究机构管理办法;鼓励外国优秀学者在华深入开展合作,出台外国学者长期在华工作的管理办法;促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制定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细则。
 
第四,争取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争取更多的我国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争取国外国际合作项目;积极培育和适时发起国际科学计划;鼓励高技术领域通过国际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努力争取以欧盟第七框架协议为代表的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渠道,积极培育和实施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国际合作,创造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有目的、有重点地引进一批优秀领军人才。扩大吸引人才的范围,既要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也要注重从发展中国家引进智力。还要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有领导和组织能力的“科技外交家”,激发他们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合作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管理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懂业务、精外语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国际合作管理人员。注重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举办各类研讨班和培训班,提高科研人员对全球性科学问题的认识,充实科学文化、科学史、国际科技组织运作规则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国际合作人才队伍的“软实力”。同时,还要培养一批了解中国、对华友好的外籍学者,并积极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科技人力资源方面的合作。
 
此外,我们还要构建国际合作信息平台,建立国际合作激励机制;完善国际合作评价体系。
 
《科学时报》:中科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共建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这是中科院国际合作中的一个典型事例,能否介绍一下它的具体情况?
 
陈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2004年在上海建立的,事实上中科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源远流长。早在1980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就派了一个专家组到中科院上海生化所讲授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近年来,中科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合作有了进一步的战略提升,这主要是由三件事情促成的:一是2003年SARS在中国暴发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是第一个向中国派来专家组的国外科研机构。二是知识创新工程开展以来,中国相关疾病研究领域的能力建设成果显著,尤其是人才的成长与集聚。2003年7月,我院代表团访问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期间,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胡志红所长在那里作了一场反响非常好的报告,在报告中我们的实力得到了体现,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合作意愿。第三是中法文化年的直接推动和中法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路甬祥院长领导下,我院党组作出了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上海市共同筹建研究机构的决策。200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领导人签署联合声明,将新生疾病的防治列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优先合作领域。1月28日,在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法国总理拉法兰出席的中法两国政府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我们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签署了《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作意向书》,中法双方开始全面在预防和抗击新生传染性疾病领域开展合作,其中包括在上海共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成立,一方面可以引进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很好的科学研究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模式。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在运行体制上很有特色,采用基金会的管理体制,非常强调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这两大目标的有机结合,其经费1/3来自政府拨款、1/3来自社会捐助、1/3来自成果转化,该研究所每人每年通过成果转化,能够为所里带来3万欧元的收入,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还有一个全球网络,通过其能迅速了解到全球的新生疾病信息,这对我们也非常有帮助。
 
从2004年1月合作协议签订,到2004年11月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揭牌,合作三方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制定了章程,明确它是中国的一个研究机构,是中科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但它又是通过国际合作汲取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科学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平台。由于地处上海,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市政府也非常支持其工作,现在它成为中科学、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采用“中—中—外”模式合作共建的科研机构,并通过国际合作带动了中科院与地方的合作,整合了资源。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借鉴了先进国家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组织了高水平的专家委员会;向全球公开招聘科学家,利用我国、我院的发展机遇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影响力,在很短时间内引进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也有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和管理专家加入这个团体,使中科院的文化也植入其中。在运行机制上,最近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也作了一些创新,它以基金会的形式引进上海市的资金,先是政府出资,然后通过社会筹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则从法国的一些大公司以及李嘉诚基金会等争取到了不少社会资源。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法方所长杜文圣先生是位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他就任后长期在上海工作,他太太也很支持他的工作。他本人在学习中文、学习中科院的文化和理念,中科院的一些重要会议他也会出席。刚进中科院时,杜文圣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我对中科院的理解》的文章。他现在总喜欢对人说:“我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员,不要把我再看成只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一员。”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发展得越来越好,中科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上海市政府三方的合力越来越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第一届基金会的理事会也即将召开。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将成为中法这两个代表中西方文明的伟大国家新世纪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标志之一。
 
来源:科学时报
 
推荐给好友(请输入E-mail): 
    
电子邮件请通过“我要申请”按钮发送

了解更多资讯 请关注今日科学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