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广西 发布时间:2023-01-03 19:09:34 |
给教职,给编制,给科研启动经费
一、学校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风景游览胜地广西桂林市,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4153亩,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国家级人才及省部级人才80余人等,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光学工程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目前学校拥有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面向海内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诚邀有志青年加盟。
二、招收方式及研究方向
1.招收方式:师资项目博士后和项目博士后,培养期限为3年。
2.招收学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方向:
课题组
|
招收方向
|
团队负责人
|
图形图像学与智能信息处理课题组
|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应用数学等研究方向及其相关学科
|
罗笑南
(国家级人才)
|
室内定位课题组
|
室内定位系统,无线通信,阵列信号处理,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生物识别以及智能机器人等技术
|
李冀
(国家级人才)
|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课题组
|
卫星导航、遥感与地理信息、无人机系统智能感知导航技术等相关方向
|
孙希延
(国家级人才)
|
太赫兹研究中心
|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超材料、超表面,表面等离激元,海洋新能源
|
韩家广
(国家级人才)
|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
制储检氢材料、相变储能,电子封装/建筑节能材料,超级电容器、锂离子/镍氢/燃料电池及电动汽车,氢及化学生物传感器,智能仪器与数据库构建,热力学与理论计算研究。
|
孙立贤
(八桂学者、中科院人才计划)
|
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课题组
|
太阳能光热转换,半导体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及锂电池,电热催化材料及系统领域研究。
|
苗蕾
(八桂学者、中科院人才计划)
|
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课题组
|
光电材料、纳米材料,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柔性印刷光电材料与应用,太阳能光催化与光电催化制氢
|
张坚
(八桂学者、中科院人才计划)
|
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
|
微纳器件研究方向及其相关学科
|
李海鸥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天线与射频研究课题组
|
电磁辐射与散射,天线理论与设计,射频电路与复杂系统技术,电磁超材料的理论和应用,计算电磁学和电磁散射研究,深度学习及应用、光电子器件,微波光子技术、光纤传感技术,通信信号处理与识别
|
曹卫平
|
光通信课题组
|
无线光通信技术,水下目标探测,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
|
敖珺
|
天线与电磁测量课题组
|
微波技术与天线
|
彭麟
|
产品数字化设计及机械动力学
|
汽车自动驾驶,机械动力学,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优化设计
|
刘夫云
|
先进电子制造工艺技术课题组
|
先进电子制造工艺创新技术及其相关学科
|
李春泉
|
热管理与节能课题组
|
电子设备与器件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制冷与空调,低碳节能技术
|
梁才航
|
复杂系统控制与仿生设计课题组
|
复杂机电系统控制及其相关学科
|
周祖鹏
|
功率电子及机电设备可靠性研究
|
工程热物理研究方向及其相关学科。
|
张平
|
新能源电池
|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开发及产业化,富锂锰基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正极材料开发、高能量密度硅基负极材料开发,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开发。
|
俞兆喆
|
可信软件课题组
|
可信软件,可信人工智能,智慧教育
|
常亮
|
认知计算课题组
|
文本语义分析及其理解、语音识别及其语义分析、认知诊断算法及其应用
|
黄桂敏
|
机器学习与媒体分析课题组
|
机器学习与媒体分析
|
文益民
|
区块链与新型网络安全课题组
|
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及其相关学科
|
丁勇
|
密码学与信息安全课题组
|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
|
韦永壮
|
自动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
|
自动检测技术与智能仪器,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人体生理检测技术与仪器
|
许川佩
|
光学遥感研究团队课题组
|
光学遥感研究方向及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
|
叶松
|
光纤集成光子学课题组
|
光纤技术,光镊技术,光传感技术,微流控技术等。
|
邓洪昌
|
超快光子技术课题组
|
光纤传感、光子技术,物理学、光学工程、材料学
|
曲士良
|
生物光子中心课题组
|
光电检测和纳米材料开发,新算法开发,生物过程控制
|
阮银兰
|
激光成像与医学光子学课题组
|
激光成像或医学光学成像,生物医学工程或光学工程
|
张军
|
医学影像智能分析课题组
|
鼻咽癌影像组学大数据分析及相关学科
|
陈洪波
|
智慧交通课题组
|
交通全息感知与管控决策,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大数据智能计算技术、交通安全,数据驱动的交通治理与优化等相关研究
|
王涛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课题组
|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电子技术,机器人学,数据科学,或其他相关学科。
|
丁数学
|
智能和可持续的信息和通信技术
|
大数据、机器学习,绿色科技,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物联网、云/雾/边缘计算、区块链安全与隐私等
|
吴劲松
|
碳中和及智能仪器课题组
|
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固碳,环境监测仪器
|
梁英
|
学校与广西数科院联合招聘博士后
|
面向产业发展的元宇宙、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方向
|
/
|
二、申请条件
1.思想政治表现良好,具有良好的学术品德,身心健康;
2.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较大的学术发展潜力;
3.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取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博士研究生。
三、薪酬待遇
类别
|
待遇
|
师资项目博士后
|
1.成为学校正式教师(无非升即走),纳入国家事业编制管理;
2.提供安家费35万、科研启动费25万等人才引进待遇;
3.博士后在站期间年薪不低于28万元(含自治区资助补贴,不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其中与广西数科院联合招聘的博士后还可享受广西数科院提供的15万/年的薪酬;
6.按学校同级同类人员购买五险一金;
7.提供校内周转房租住;
8.博士后出站后按学校同级同类人员享受薪酬福利待遇。
|
项目博士后
|
1.在站期间年薪不低于28万元(含自治区资助补贴,不含五险一金单位部分),其中与广西数科院联合招聘的博士后还可享受广西数科院提供的15万/年的薪酬;
3.按学校同级同类人员购买五险一金;
4.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万元;
5.提供校内周转房租住;
6.出站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人员,可申请留校工作,并按学校当年人才引进政策规定待遇兑现安家费等人才待遇。
|
1.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办理其本人及子女的落户手续,工作期满出站后应及时办理转出手续。其子女上学或入园按学校事业编制教职工同等对待。
3.博士后在站期间可参加我校职称评定工作,按学校同类人员条件执行,出站符合相关文件要求可以直接认定副高级职称。
4.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铜奖的,若已取得副高职称,可破格申报正高职称。
5.出站考核优秀奖励3万元。
|

四、申请方式
申请人请将应聘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能证明本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佐证材料)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投递简历邮件主题:姓名+课题组+博士后。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常老师 蒋老师 0773-2291258 18978690884(常)shizi@guet.edu.c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