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上海 发布时间:2022-06-22 16:49:33
上海交大医学院瑞金医院卢敏课题组招收博士生、博士后
 
(靶向抗癌药物研究)
 
课题组长:
 
卢敏,1999-2015年在浙江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完成从本科到博士后的连续科研培训,2015年初加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10余项国际和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基金委重点项目(2021)、基金委优青项目(2016)、英国牛顿基金会Newton Fund(2019)等。在国内获20余项荣誉奖励,包括海外高端人才计划、科技部首席青年科学家(2017)、国家优青(2016)、上海五年奖章(2019)、上海优秀学科带头人(2020)、上海青年拔尖人才(2018)、第六届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总决赛一等奖(2021)、唐仲英青年学者(2021)等荣誉奖励;在海外获6项荣誉奖励,包括英国皇家医学院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2019)、牛津大学Awards for Excellence(2015)、在英国国会做Set for Britain报告(2015)、牛津大学Recognition Scheme(2014)、哈佛大学Research Assistant Scholarship(2007)。任第八届、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血液学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一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医学领域常委。 
 
课题组简介:
 
http://lulaboratory.cn/。课题组鼓励大胆创新,尤其是在无人区的创新,致力于在靶向抑癌蛋白而不是癌蛋白、靶向没有口袋的光滑蛋白、逻辑性设计分子胶等研究方向上取得颠覆式创新(注:课题组曾在抑癌蛋白靶向治疗研究领域做出了底层创新,具有较高的国际彰显度,具体见下文学术成绩);课题组致力于发表本课题组将长期follow up、国内外同行将长期follow up、并在十年二十年后还能影响本领域的科研论文。 
 
学术成绩:
 
课题组长2001年至今从事p53靶向抗癌药物研究。在国际上有超过45个以p53突变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团队的领域背景下,带领团队获得被称为靶向治疗领域圣杯的p53恢复剂,开拓性实现了对抑癌蛋白这一类“不可成药”靶点的靶向(注:抑癌蛋白为癌症中最广泛发生突变却至今无一成药的一类蛋白)。其鉴定的p53恢复剂三氧化二砷在2020年被学术界多个实验室和工业界多家药企验证为唯一有效的p53恢复剂。系列底层专利进入中、美、欧盟、日、加、澳等国,完成高金额企业许可转化,并进入多项注册于美国NIH ClinicalTrials的临床试验。系列成果被Nature Reviews Cancer、Cancer Cell、Science期刊等highlight,被TP53 Trust、AntiCancer Fund等抗癌组织推荐,与中国药典颁布等事件一起被评为“2020年中国药学十大事件”。 
 
代表性论文:
 
Cell(2014)、Cancer Cell(2013、2021)、Nat Rev Mol Cell Biol(2016)、PNAS(2019)、Cell Rep(2022)、STTT(2022)、EMBOR(2022)、JBC(2006)。五篇最高分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为41.5。 
 
博士后年薪:
 
由固定的基本工资、波动的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分三档24、27、30万(组成:单位基本工资18万+课题组科研转化奖励基金6、9、12万三档;具体哪一档根据面试结果决定);绩效工资根据科研产出而定,上不封顶(组成:人才项目奖励+科研项目绩效+发表论文奖励。详细的绩效政策见医院规定。整体上较为丰厚,比如本课题组的博士后目前平均获得至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上海超级博士后计划,因此绩效工资均较高)。档案和户口直接转入上海本单位。优秀博士后出站后,优先作为事业编制职工留在瑞金医院工作,并根据交大医学院政策,优秀者直接破格高级职称。 
 
工作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瑞金医院(http://www.rjh.com.cn/2018RJPortal/main/rjsy/index.shtml)是上海市的高水平医院,拥有王振义、陈竺、陈赛娟、宁光等多位院士,医院排名常年处于国内第四、上海第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http://sih.org.cn/index.asp)在国内乃至全球均享有崇高的声誉,研究所王振义、陈竺、陈赛娟等科学家在医学科学领域做出了多项国内外知名贡献,拯救了大量患者。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4个五年均被评为优秀。工作地点在上海市黄浦区瑞金医院(瑞金二路197号)。 
 
入职本课题组的优势:
 
1)课题组长2001年至今,一直在一线进行科研工作;
 
2)课题组队伍精干,博士生和博士后总人数维持在10多位,因此,每位博士生和博士后可依据其需求,接受课题组长充分、细致的科研指导,包括一线实验技能、项目规划、项目申请等的一对一指导(包括博新计划、国自然青年基金、上海超级博士后等项目)、职业规划;
 
3)课题组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每周有课题组长组织的例行组会,更有每两周组员自己组织的氛围松散的学术retreat之夜;
 
4)课题组多个研究项目直接面向临床需求、具直接转化潜力,比如有多个项目致力于获得能在学术界和工业界被广泛使用的FIC国际首创靶向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 
 
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科职业发展、项目申请:
 
课题组毕业的博士生和出站的博士后目前深造或就职于学术机构、药企、海外高水平大学,具有较多的科研生涯发展选择。博士后拟入职或入职后,课题组长将大力支持并详细指导其申请项目和人才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1)博新计划:申请人须为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资助经费为每人每年30万元,两年63万元,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3万国际交流经费。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男性未满35周岁,女性未满40周岁。该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是从事科学研究早期生涯发展最重要的项目之一。
 
3)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申请人须为申报当年度1月1日及以后进入或当年度拟进入本市设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职从事研究工作的博士后人员。每人每年30万元、共资助2年的标准予以资助。截止目前,课题组指导的博士后平均获得以上项目中的一项。 
 
招聘要求:
 
进入课题组后将从事抗肿瘤靶向小分子药物领域的研究,因此具有生物学、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药学、结构学、肿瘤学专业背景的应聘者优先。注:课题组尤其欢迎有志于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应聘者,课题组亦将努力培养其成为一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科学家。 
 
联系方式:
 
请将简历直接发送至卢敏的邮箱(min.lu@shsmu.edu.cn),谢谢! 
 
 

 

推荐给好友(请输入E-mail): 
    
电子邮件请通过“我要申请”按钮发送

了解更多资讯 请关注今日科学矩阵